1.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懂酒在中国历史上起的重大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酒在中国历史上起的作用太多了:商因酒亡国;汉高祖醉酒斩蛇起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从这些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当中,不难看出酒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刻影响,如果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清楚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环节到底存在哪些隐情,对于历史关键人物的内在生命张力,也是无法理解的。

2.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知道自然地理条件对酒的真实影响。

熟悉白酒的人都知道,中国白酒的香型分12香型,但基本香型就四个——清香、浓香、酱香、兼香。

在白酒历史上,不同的香型与不同的气候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北方的酒多为清香型(以汾酒为代表),南方四川一带产浓香型酒(以泸州老窖为代表),贵州一带产酱香型酒(以茅台酒为代表),介于南北之间的过渡地带则诞生了兼香酒(如西凤、口子窖等)。

古代历史上中国白酒受人工条件的干涉没有现在这么强,上述香型分类能大致反映出古代自然地理条件约束下,各地白酒风格的差别。

下图为中国白酒香型分布概略图

3.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懂中国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型的密码。

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的好酒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川黔一带,一个是淮北苏北一带,这个格局是在明清两代传统的两大白酒生产聚集区基础上形成的。

两大聚居区分别对应的是运河区和盐道区,在历史上,苏北淮北是大运河经济区,川黔一带是古盐道经济区,这两大区域之内物流通畅、经济繁荣,换句话说,有钱人或者繁华的地方才促进了酒业的繁荣。

后来现代海运兴起,运河漕运衰落,原先沿运河兴起的白酒产地跟着没落,从原先的繁华城镇变成了现在看来比较偏僻的地方;

盐道的没落情形也是如此。当年与政府关联非常深的晋商,随着清政府的灭亡也一同退出历史舞台,盐道经济曾经的繁华之地逐渐变成现在的边陲小镇;

从繁荣的中心变成偏僻之地,此消彼长的变化,这就是白酒历史的演化留下来的痕迹,这也是现在那么多著名白酒厂家,无一例外大都身处偏僻小镇的原因。

4.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知道好酒的标准是复杂的社会文化过程。

中国人定义好酒的真正根据是什么?

真正的依据当然不是酒的口感,也不是饮者自身的感受,而是强权者、强势者来定性的——达官贵人喝的酒、皇帝喝的酒就是好酒、御酒、国酒,百姓喝的就是二锅头、烧刀子,就是廉价酒、不上台面的劣质酒。

总之,酒的好坏区分与深刻的社会等级观念息息相关,而与饮者的口感和酒的物理物理化学品质无关。

5.不读酒的中国地理,就不知道现代科学面对传统工艺的困惑。

现在公认的好酒是传统工艺做出来的纯粮固态大曲双面发酵的酒,以近三十年新科技发展出来的新工艺白酒,以酒精勾兑“三精一水”为代表的固液酒、液态酒反而成为劣质酒!

酒的历史表明,现代科学技术在面对传统古老白酒工艺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惑和彷徨。

结论

了解中国地理,如果仅仅记住一些风光,记住一些自然数据,甚至记住了一些地貌、植被、气候的变化规律,但如果没记住酒,没记住酒里沉淀的历史沧桑岁月,没记住酒给每个人带来的喜怒哀乐,那么你依然不懂中国。

酒的中国地理还有很多的奥妙等着你探索,只有懂得了酒的中国地理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

对《酒的中国地理》一书感兴趣的朋友,请参见以下该书细节展示